2017年11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进而阻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导致免疫系统瘫痪,从而致使各种疾病在人体内蔓延,最终导致艾滋病。由于HIV的变异极其迅速,难以生产特异性疫苗,至今无有效治疗方法,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据WHO统计,2015年全世界约有3670万人HIV携带者,其中大部分都在低中等收入国家。据估计2015年新感染HIV的人数约为210万人。迄今为止已经有3500万人死于HIV感染,其中2015年有110万人。自1987年WHO宣布HIV大流行以来,HIV感染已经导致了3900万人死亡,目前为止HIV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因此急需深入研究HIV的功能,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可以有效对抗这种疾病的新疗法。为阻止病毒大量复制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HIV感染者需要每天甚至终身服用ART。虽然服用ART已被证明能有效抑制艾滋病发作,但这类药物价格昂贵、耗时耗力且副作用严重。人们急需找到治愈HIV感染的方法。
即将过去的11月份,有哪些重大的HIV研究或发现呢?生物谷小编梳理了一下这个月生物谷报道的HIV研究方面的新闻,供大家阅读。
1.JVI:开发出一种新型HIV疫苗接种策略
doi:10.1128/JVI.01120-17
图片来自Luzie J. Almenräder。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当前有超过3600万人感染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且每年又有240万人受到感染。尽管针对这种病毒的治疗取得成功,但是重要的是开发一种疫苗。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意大利、美国、阿尔巴尼亚和奥地利的研究人员在恒河猴中测试了一种新的抵抗与HIV存在密切亲缘关系的猿猴免疫缺损病毒(SIV)的双组分疫苗接种策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2月的Journal of Vir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Vector Order Determines Protection against Pathogenic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in a Triple-Component Vaccine by Balancing CD4+ and CD8+ T-Cell Responses”。
这些研究人员给这些猴子进行延时地和交替地皮下、口服和肌肉疫苗接种。他们能够证实加强疫苗(booster vaccine)的类型、接种途径和这种双组分疫苗的接种次序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激活。这些是长期预防SIV感染的重要因素。鉴于SIV和HIV主要在机体自身的活化CD4+辅助性T细胞中增殖,以及这些细胞对于免疫防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它们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是是至关重要的,即便在疫苗接种后,也是如此。为了实现持续的抵抗HIV的保护性免疫,就必须开发出一种诱导平衡的免疫反应同时不会增加CD4+辅助性T细胞水平的疫苗接种策略。
这些研究人员将一种潜在的双组分疫苗给送到12只恒河猴(作为人类HIV感染的一种动物模型)中。给送一种复合疫苗(compound vaccine)被称作为初免-加强免疫接种(prime-boost vaccination)。这种疫苗接种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在第一个步骤中,所有的这些猴子都接触经过基因修饰的SIV,即能够感染宿主细胞但不能够在体内增殖的SIV。这个步骤是对免疫系统的初次免疫。这些猴子随后被分成两组,并通过不同的接种途径进行一种双组分疫苗接种,其中这双组分疫苗由两种不同的病毒载体组成(即第二个步骤)。
这些非致病性的病毒载体充当基因穿梭载体,将SIV组分(如包膜蛋白)转运到靶细胞中。这第二个步骤会增强免疫反应(加强免疫)。在第一个步骤中,第一组6只猴子接受一种腺病毒基因穿梭载体处理,这种基因穿梭载体以喷雾的形式进行口服给送。在第二个步骤中,它们接受一种禽痘病毒基因穿梭载体肌肉注射。对于剩下的6只猴子(第二组),这些研究人员将这种这两个步骤的顺序颠倒过来。在第二组猴子中,先是口服给送禽痘病毒载体,随后注射腺病毒载体。在此之后,这些猴子每周都接触低剂量的SIV,这会触发类似艾滋病(AIDS)的疾病。这一直持续到几乎所有猴子都被感染了。
论文第一作者Ulrike Sauermann总结了这些结果,“我们观察到,相比于对照组,在第一组猴子中,所有接受疫苗接种的猴子中的这种病毒起初并不那么强地增殖。这表明这种疫苗在这些接受接种的猴子中诱导出一种保护性反应。在第二组猴子中,它们先接受禽痘病毒载体处理,随后接受这种腺病毒载体处理,它们受到感染的可能性下降了大约70%,而在第一组猴子中,这一数字仅为12%。此外,在第二组猴子中,CD4+辅助性T细胞更弱地受到活化。”
2.Nature:在抵抗HIV等病毒感染中,碱基拼写次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oi:10.1038/nature24039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的基因和很多病毒的基因存在的一种关键的相似性---一种拼写遗传密码的方式---可能让病毒逃避我们的细胞防御。领导这项研究的洛克菲勒大学教授Paul Bieniasz说,这项研究在开始时是为了理解病毒基因组如何影响HIV(导致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的病毒,俗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能力。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0月5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G dinucleotide suppression enables antiviral defence targeting non-self RNA”。
并不只是人类缺乏CG序列:常见的HIV和很多其他的病毒因不同的原因也缺乏它们。这些研究人员猜测可能存在一种细胞监视系统来识别和破坏CG序列,从而阻止病毒感染。他们利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寻找可能发挥着如此防御作用的蛋白。他们发现在人细胞中,一种被称作ZAP(Zinc-finger Antiviral Protein, 锌指抗病毒蛋白)的抗病毒蛋白能够识别具有许多CG序列的DNA分子。ZAP结合到这些CG序列上,将它们识别为外来入侵者。这些病毒基因组随后就被摧毁。
这一结果针对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什么导致HIV和其他的病毒丢失它们的CG序列,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些病毒很可能也适应了哺乳动物的防御机制,并经过进化移除它们的CG序列,从而避免ZAP的监视。
3.CMAJ:新的HIV指导方针列出针对高危人群的低成本预防策略
doi:10.1503/cmaj.170494
HIV-1病毒,图片来自J Roberto Trujillo/Wikipedia。
加拿大新制定的艾滋病指导方针概述了新的阻止HIV感染的生物医学策略如何能够最好地在接触这种病毒之前和之后用于高危人群。该指导方针发表在2017年11月27日的CMAJ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anadian guideline on HIV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and nonoccupational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它适用于因性行为或注射毒品而有风险感染上HIV的成年人。
与国际艾滋病指导方针相一致的关键策略包括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和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onoccupational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nPEP)。PrEP指的是在HIV接触前就开始定期服用抗HIV药物,而nPEP涉及在因性行为或毒品注射而接触HIV之后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这种指导方针以简单的参考框列出了实际的预防建议,针对的是初级护理、传染病、急诊医学、护理、药房和其他学科的临床医生。决策者也可能发现它在制定卫生保健政策方面是有用处的。加拿大卫生研究院(CIHR)加拿大HIV临床试验网络的生物医学HIV预防工作组与由来自不同学科的24位专家组成的小组制定了这种指导方针。
在加拿大,超过半数(54%)的新感染病例发生在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其他男性身上,据估计这一群体的感染风险比其他男性高131倍。另外,据估计,注射毒品的吸毒者感染HIV的可能性比非吸毒者高59倍。相比于加拿大的普通人群,来自艾滋病流行的国家的人感染上HIV的可能性增加了6.4倍,土著居民的感染风险增加了2.7倍。
这些作者们指出,PrEP和nPEP中使用的药物通常是非常安全的和有效的,不过由于个人喜好或者罕见的药物毒性风险,这些方案并不适合于所有具有增加的HIV感染风险的人。
4.无法检测到的HIV水平就意味着没有传染性?
新闻来源:Health Officials Agree Undetectable HIV Levels Likely Mean Uninfectious
如今,来自67个国家的500多个组织支持一项旨在提高人们意识到病毒受到抑制的HIV阳性患者不能够通过性传播途径传播HIV的宣传活动。这项被称作“未检测到就等于没有
42 41265 42 17626 0 0 4417 0 0:00:09 0:00:03 0:00:06 4417传播(Undetectable = Untransmissible, U=U)”的宣传活动于2016年初发起,重在解决由HIV感染引起的耻辱,已得到了包括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在内的主要医学机构的支持。
2017年11月初在The Lancet HIV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社评论文指出,“由于自从2000年代早期以来不断累积的证据,HIV/AIDS研究界如今接受病毒受到抑制的HIV感染者不能够通过性传播途径将这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的事实。”
特别是在过去十年中针对进行无防护措施的性行为的夫妇开展的三项大型研究中,研究人员均未发现病毒受到抑制的HIV感染者通过性传播途径将这种病毒传播给他/她的HIV阴性伴侣的病例。这些发现为表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日剂量能够抑制这种病毒并阻止它传播给其他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他说道,“如今,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正在从理论转向实施。尽管了解到当一名HIV感染者具有无法检测到的病毒载量时,他/她实际上没有传播这种病毒的风险,但是仍然有很多新的问题产生了。”比如,错过用药对病毒抑制的影响当前仍未得到很好的了解。而且,在一些人体内,这种病毒载量可能在检测极限附近波动,这对性传播风险的影响也是不明确的。
不过,这篇发表在The Lancet HIV期刊上的论文注意到,这种基于证据的有效治疗就可阻止HIV传播的信息“已成功地影响了公众舆论,导致更多的HIV感染者(及其朋友和家属)了解到他们能够健康长寿地生活,生小孩,而且从不会担心将他们的病毒感染传播给其他人。”“这种明确的信息将更容易宣传接受治疗的不可否认的好处”,并且实现“彻底地消除当今很多HIV感染者仍然面临的完全不公平和过时的耻辱感。”
5.Science子刊:利用石墨烯传感器高灵敏度地检测HIV
doi:10.1126/sciadv.1701247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荷兰莱顿大学和中国上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优雅而又简单的方法来改进石墨烯传感器的灵敏度。这些所谓的“下一代石墨烯电子生化传感器设备”因具有非常低的电子噪音而能够检测含量非常低的HIV DNA。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0月25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Biosensing near the neutrality point of graphene”。
通过与来自于利希研究中心和莱顿大学的同事们合作,Fu报道了一种低噪音的石墨烯电子传感器,实现方式就是在这种传感器的中性点(neutrality point)附近对它进行操作,这是因为他发现在中性点附近,能够让它的电子噪音最小化。
在这项研究中,Fu和同事们也对低噪音石墨烯芯片在生化检测上的应用进行了概念验证。为此,他们利用他们的传感器检测HIV DNA。他们选择一个HIV基因的片段作为实验对象。这种单链DNA片段结合到石墨烯表面上。论文共同作者Lingyan Feng和Dirk Mayer说道,“首先利用一个嵌二萘(pyrene)连接基团将一种单链PNA分子---一种合成的DNA变体---非共价地固定在石墨烯表面上。随后,一种互补的DNA链能够结合上来。我们能够在一种非常低的噪音水平下非常灵敏地检测这种杂交事件。”
6.mBio:挑战常规!强效母体HIV抗体不能有效地让婴儿免受HIV感染
doi:10.1128/mBio.01373-17
图片来自Juan Perilla。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具有强效中和抗体反应的HIV阳性妈妈更可能通过母乳喂养将这种病毒传播给她的婴儿。他们还发现,具有强效中和抗体反应的妈妈产下的婴儿不论是否感染上这种病毒,都更可能出现严重的疾病或死亡。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0月24日的mBio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aternal but Not Infant Anti-HIV-1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 Associates with Enhanced Transmission and Infant Morbidity”。
研究人员比较了来自通过母乳喂养传播HIV-1 C亚型(HIV-1 subtype C)的马拉维妈妈-婴儿和通过母乳喂养未传播这种病毒的马拉维妈妈-婴儿的血浆抗体。这两组妈妈-婴儿在婴儿出生后的血液样品收集时间上是相匹配的,从而确保在这两组妈妈-婴儿中,妈妈都有相同的哺乳时间。在这两组妈妈-婴儿中,妈妈的HIV病毒载量和CD4 T细胞数量(已知它们是影响HIV传播的关键因素)也是相匹配的。重要的是,在预估的传播时间之前对已存在的血浆抗体进行取样就非常类似于研究预期的疫苗和被动免疫策略的效果。
论文通信作者、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医学副教授Manish Sagar博士解释道,“我们发现相比于感染上HIV的婴儿,逃避感染的婴儿并不拥有更加有效地中和一系列不同的HIV毒株的或者他们的母体病毒变异体的抗体。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将这种病毒传播给婴儿的妈妈显著地更可能具有一种广泛的强效的中和抗体反应,而且可能针对她们自身体内的病毒作出更强的反应。此外,具有广泛的强效的抗体反应的母亲产下的婴儿出现严重疾病或产后死亡的可能性增加了3倍多。”
7.Sci Bull:中国科学家创建HIV-1感染北平顶猴艾滋病动物模型
doi:10.1016/j.scib.2017.09.020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课题组用HIV-1病毒标准株HIV-1NL4.3感染北平顶猴,首次创建了HIV-1感染北平顶猴艾滋病模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上。
郑永唐课题组首次发现平顶猴细胞中表达一种新型TRIMCyp融合蛋白,该蛋白不限制HIV-1的复制,从而揭示了平顶猴易感HIV-1的分子机制。根据地域分布和形态学特征,平顶猴被分南平顶猴(M. nemestrina)、北平顶猴(M. leonina)和明打威猴(M. pagensis) 3个物种,中国境内分布的平顶猴为北平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南平顶猴在欧美国家作为实验灵长类动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而北平顶猴的基础生物学和疾病模型研究却鲜见报道。为了将北平顶猴开发成新型实验灵长类动物及创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模型,昆明动物所引进了数百头北平顶猴,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北平顶猴实验动物种群。郑永唐团队进行了北平顶猴正常生理生化和血液学指标,血清抗体、补体和C-反应蛋白的正常值,免疫细胞组成及特征,自然感染病毒,宿主限制因子APOBEC3s,MHC I和MHC II遗传背景等基础生物学系统研究,以上研究为创建HIV-1感染北平顶猴艾滋病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
郑永唐团队利用HIV-1病毒标准株HIV-1NL4.3感染北平顶猴,首次创建了HIV-1感染北平顶猴艾滋病模型。研究发现,血浆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的第2周达到峰值,8周后逐渐下降至检测线以下,CD4+ T细胞呈稳定性波动。但在研究的3年多时间内,在北平顶猴体内可一直检测到血浆抗体,PBMC细胞中一直可检测到整合病毒的存在和病毒RNA的表达,并从PBMC中能够分离培养获得HIV-1病毒。体外分离感染猴的PBMC细胞和静息性CD4+ T细胞后,用潜伏激活剂JQ1和prostratin可以激活HIV-1 RNA的表达;体内注射潜伏激活剂JQ1和prostratin也可激活HIV-1复制,血浆和淋巴组织中高表达HIV-1病毒。以上实验结果表明,HIV-1可在北平顶猴体内呈低水平持续性复制和形成潜伏感染,提示HIV-1感染北平顶猴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潜伏感染动物模型。
8.Clin Infect Dis:艾滋病“发现即治疗”策略获论证
doi:10.1093/cid/cis941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临床传染病》在线发表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与关怀室副主任赵燕研究员等完成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是全球首次利用大规模样本证实即便在高CD4水平下,立即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也会从中受益,为“发现即治疗”策略提供了更直接的科学证据。
赵燕介绍,CD4细胞是人体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也是HIV病毒攻击的主要对象,其检测结果对艾滋病治疗效果的判定有重要作用。此前,我国常规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为CD4+T淋巴细胞≤500个/立方毫米,对CD4+T淋巴细胞>500个/立方毫米的感染者是否立即采用抗病毒治疗存在争议。研究对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全国所有CD4>500个/立方毫米的高CD4水平HIV感染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将CD4检测后30天内接受治疗的感染者作为 “立即治疗”组,CD4检测后30天到365天接受治疗者作为“延迟治疗”组,一年内没有接受治疗者作为“未治疗”组。研究证实,“立即治疗”组较“未治疗”组病死率减少63%。除了与抗病毒药物直接效果有关外,研究还认为,尽早纳入艾滋病关怀系统,增加心血管、肿瘤等疾病的筛检和诊治,以及对感染者提供规律医学随访及心理关怀等因素,也对降低病死率作出了贡献。
9.PNAS:突破!科学家阐明HIV拦截宿主细胞实现病毒不断增殖的分子机理
doi:10.1073/pnas.1706600114
图片来源:Voth et. al / University of Chicago。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成功揭示了此前关于HIV的一种未知细节,即HIV是如何强迫宿主细胞扩散病毒从而进入到其它细胞中的,相关研究发现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HIV感染的新型疗法。
科学家们都知道,芽殖过程主要涉及了HIV中名为Gag的蛋白复合体,但其中所涉及的具体分子过程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如今研究人员已经知道了最终的组装结构,但所有的细节信息他们不得而知。研究者Gregory Voth表示,利用成像技术我们很难获取该蛋白复合体在分子层面上的图像,而这项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种计算机模型技术来模拟Gag蛋白复合体的作用方式,模拟技术能够让研究者对模型进行调节以使其更清楚地观测到分子过程的构建过程,随后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对观察到的结构进行了证实。
研究者构建了缺少Gag蛋白复合体关键部分的模型,随后他们对其进行调节以便能够清楚观察到蛋白质如何利用宿主细胞的基础结构来开启芽殖过程,进而组装关键蛋白的产生。这项研究阐明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来模拟病毒活动的强大力量。研究者希望一旦他们掌握了HIV的致命弱点,或许就有望开发出新型药物来阻断Gag蛋白复合体的积累,从而有效遏制HIV的增殖。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在HIV开启芽殖过程后对其Gag蛋白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10.Nat Genet:猴子基因研究或有望帮助阐明机体抵御HIV的防御机制
doi:10.1038/ng.3980
在非洲和加勒比地区发现的长尾黑颚猴 (vervet monkeys)是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天然宿主,而SIV和HIV/AIDS非常相近,并不像携带HIV的人类一样,感染 SIV的长尾黑颚猴很少会像人类患上AIDS一样出现疾病症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密尔沃基分校(UWM)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动物所具有的稀有耐受性或许来自于一种特殊进化,而这种进化对于其机体中某些DNA是非常有利的。
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抵御病毒的可能性防御机制,这或许后期后期研究人员开发治疗AIDS的新疗法,并且研究HIV相关病毒基因的进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长尾黑颚猴同时也称为非洲绿猴,其常常是研究多种人类疾病的生物医学模型。虽然说从猴子到人类的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目前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比较价值,比如,其能够帮助研究人员阐明是否HIV和SIV拥有共同的祖先等。
研究人员表示,动物机体基因中所发生的选择能够调节病毒,而不是抵御病毒,而且这些能够指导机体免疫缺陷进展的基因具有高度的选择性。研究人员的抽样策略能够帮助他们研究撒哈拉以南非洲到加勒比地区不同种类猴子机体中的基因选择。研究者Turner教授说道,样本的多样性非常重要,我们能够基于这些信息来确定进化选择的普遍性如何来自于较大的地理区域。
11.Clin Respir J:北京协和医院发现世界首例成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KS病例
doi:10.1111/crj.12463
近日,记者从北京协和医院获悉,该院呼吸内科、感染内科、病理科联合报道了世界首例成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肺卡波西肉瘤病例,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临床呼吸杂志》(Clinical Respiratory Jounal)上。
该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咽痛、咯血、发热及呼吸困难两个月,辗转就诊于国内多家医院,症状并未缓解,而后来到协和医院就诊。入院检查发现双肺多发团块样阴影,CD4阳性T淋巴细胞只有6个/mm3(正常人平均760个),HIV初筛试验可疑阳性,但确证试验为阴性。行肺部穿刺活检后,病理科专家在镜下发现了肺部病变是卡波西肉瘤(KS),而该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及艾滋病人。感染内科会诊后,鉴于患者情况,马上为其做了血浆HIV核酸检测,病毒载量高达42969拷贝/毫升。在该患者入院10天后确诊其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伴KS。患者虽接受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和针对KS的化疗,终因病情已进展到艾滋病终末期,于确诊两周后死亡。
论文通信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教授李太生说,本例患者在多地多家医院检测HIV抗体及确证试验均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下,通过核酸检测发现患者体内存在高复制的HIV 病毒,从而确诊为晚期艾滋病,揭示了HIV核酸检测在艾滋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那么,有没有必要将核酸检测作为HIV感染的筛查手段呢?李太生说,目前国内HIV抗体检测的第四代试剂盒非常灵敏,已将HIV/AIDS的窗口期由原来的3个月缩短至3周。因技术门槛及成本等问题,核酸检测并不建议作为HIV/AIDS的常规筛查和诊断手段,但对于HIV早期感染但在抗体检查“窗口期”的人、临床上高度怀疑为晚期艾滋病,但抗体检查阴性或者免疫蛋白印迹试验不确定的病例中推荐使用,该建议已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艾滋病学组写入2015年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
12.Lancet Infect Dis:发现治疗HIV失败的风险因素,敦促世卫组织治疗指南更新
doi:10.1016/S1473-3099(17)30681-3
南非一项研究显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毒阳性患者的低水平病毒血症(LLV)是治疗失败的重要风险因素。
这一发现表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病毒学失败的临界值并不能识别出一大批高危的不良反应患者。因此,临床干预应该在较低的病毒载量下进行,而不是由世卫组织指导方针提出。病毒载量指的是血液中HIV病毒的数量。
参加57个HIV治疗机构的7万多名患者的研究显示,呈现低于1000拷贝/ mL临界值的可检测病毒载量的患者发生病毒学失败的风险增加 - 即小于1000个拷贝/ mL。研究显示,病毒载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所要求的临床干预。
该队列中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在一线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或多次LLV。与病毒学抑制的患者相比,低于50拷贝/ ml的患者,LLV患者更容易发生三倍的ART失败。在LLV范围最高(400-999 copies / mL)的患者中,这种风险增加了近5倍。二线治疗的风险甚至更为显着,达到13倍。
从这个研究中可以得出重要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病毒学失败门槛无法确定一大部分ART风险增加的患者。
13.Lancet Oncol:度鲁特韦或可降低抗艾滋治疗中产生的对非腺苷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性
doi:10.1016/S2352-3018(17)30190-X
在中低收入国家,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人群中对非腺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耐药性的发生率日益增加,引起人们的普遍担忧。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对NNRTIs预处理产生耐药性的发生率很高,Andrew NPhillips等人对该地区替代公共医疗反应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进行评估。
研究人员利用艾滋病毒合成模型模拟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多个场景,对比替代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取20年的时间跨度,设定成本效益阈值为500美元/DALY,并每年将DALYs和成本折扣3%。
过渡至采用度鲁特韦(Dolutegravir,HIV整合酶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或可带来健康效益。在未来的20年,开始行ART治疗时,在超过10%的患者对NNRTI耐药的情况下,采用含度鲁特韦的治疗方案,预计每年每100人中可减少1例死亡。而延迟向度鲁特韦过渡会对人群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显著增加在ART起始中HIV药物对NNRTI的耐药性的发生率。采用以度鲁特韦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耐药风险降低,同时昂贵的二线强效蛋白酶抑制剂的采用率下降,使得该方案有望降低总体方案成本。
14.Immunity:一种新抗体的出现使HIV疫苗研发大步前进!
doi:10.1016/j.immuni.2017.11.002
Immunity今天发布的新数据进一步说明了一些人类如何产生强大的HIV阻断抗体。在国际艾滋病疫苗行动(IAVI)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的带领下,结果为潜在的艾滋病疫苗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从IAVI具有里程碑意义的Protocol C流行病学研究样本中,Landais和研究小组选择了一个感染了HIV亚型-A的非洲人。这个志愿者发展了针对艾滋病病毒表面上易受攻击的V2-apex位点的HIV广泛中和抗体(bnAb),被称为PC64。这种特殊类型的bnAb是最有效的或有效的HIV中和剂之一。他们的广度允许他们阻止大多数艾滋病毒菌株。
应用先进的技
63 41265 63 26266 0 0 5094 0 0:00:08 0:00:05 0:00:03 5095称为下一代测序,研究人员能够观察这些bnAb反向发展。他们首先拍摄了一系列描述PC64免疫反应与志愿者感染病毒之间相互作用的“快照”。然后,使用这些图像,他们将bnAb发展回到开始阶段,观察到某些病毒的变化促进了抗体的广度。后续实验揭示了PC64病毒与另一种感染CAPRISA研究志愿者(他们开发了相同类型的bnAb)之间的进化相似性。作者还强调了额外的病毒结构属性的影响。
15.JAMA Pediatr:早确诊早治疗,艾滋病患儿病死率可降低76%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17.3920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国际顶尖儿科杂志《美国医学会儿科杂志》近期在线发表了由该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与关怀室副主任赵燕研究员等完成的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到2015年期间,我国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婴幼儿相较于未治疗的婴幼儿病死率减少76%。5年间,感染艾滋病病毒婴幼儿从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启动抗病毒治疗,平均时间间隔从2011年的378天缩短到2015年的45天。
赵燕介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从诊断感染到启动治疗时间大幅度缩短,得益于国家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的全面实施,特别是新生儿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新技术的应用。
婴幼儿艾滋病确诊一般须等出生后18个月再下结论。然而,一些婴幼儿在此期间可能因未及时接受治疗而发病死亡。
新生儿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技术通过检查前病毒核酸而尽早诊断感染,目前,我国常规首次前病毒核酸检测时间是出生后6周。
16.FEBS J:艾滋病新突破,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再立一大功艾滋病新突破,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再立一大功
doi:10.1111/febs.14293
在对抗艾滋病的道路上,全世界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着,这些年来,对抗艾滋病的疗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艾滋病之所以可怕是因为艾滋病毒会通过摧毁人类的免疫系统而伤害感染者的身体,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基本上都不是因为艾滋病毒而死,而是由于残缺的免疫系统使他们变得“遍体鳞伤”。据研究,艾滋病毒会感染大脑中的某些细胞,这些细胞是小胶质细胞,同时,被感染的小胶质细胞释放有毒和炎性分子,削弱或杀死周围的神经元,引起神经认知障碍的问题。
长久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方法,了解艾滋病毒引起的神经认知障碍,然而,始终没有大的进展,研究人员对于艾滋病病毒和小胶质细胞作用的了解非常有限。然而,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在新的研究中,科学人员使用CRISPR / Cas9基因编辑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艾滋病毒感染小胶质细胞模型。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表示:“在此次研究中,我们运用CRISPR / Cas9基因编辑技术所设计的新模型,有助于我们了解由艾滋病毒引起的神经认知障碍,这一发现将会带来治疗艾滋病的新策略。”
生物在线,让科研更便捷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戳↓ 戳↓ 戳↓